- · 《教育学报》刊物宗旨[08/03]
- · 《教育学报》征稿要求[08/03]
- · 《教育学报》投稿方式[08/03]
- · 《教育学报》数据库收录[08/03]
- · 《教育学报》栏目设置[08/03]
揭秘海外“水博士”:曾有中介给二本教师办留(2)
作者:网站采编关键词:
摘要:红星新闻记者 吴阳 实习记者 王辰元 实习生 席聪聪 这位中介也表示,趁着疫情期间,国内一些高校的在职老师选择马来西亚读博,只需要上网课就可以把
红星新闻记者 吴阳 实习记者 王辰元 实习生 席聪聪
这位中介也表示,趁着疫情期间,国内一些高校的在职老师选择马来西亚读博,只需要上网课就可以把博士学历拿到手。疫情之前,每年的留学咨询者中,有大概30%咨询赴马来西亚读博,但最近两年的咨询者越来越多,基本能占到5成左右。而现在马来西亚读博的名额不是很多,申请要求也相对来说高了很多。
这位留学中介人员还表示,目前确实有许多国内高校在职教师去菲律宾、马来西亚提升学历,他们多是高职大专、本科院校的老师,占到了她接触到的留学群体的70%—80%。现在读博很多在职教师还有在职工资。他们中有的是所在高校支持来读的,他们的费用,有的就职学校可以报销,留学中介可以提供发票,但现在报销的学生比较少,自费的比较多。如果读博的高校教师,他们所在的高校博士已经达到一定比例,可能学校就不再支持来读博了。现在综合的价格在12万左右,包含留学服务费和博士项目的学费。时间基本两到三年,疫情期间甚至不用出国,上网课,许多生活开支、交通开支都可以省掉。
推进评价改革引导高校安于自身定位
对于此类现象,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表示,教师的博士学历比例,是学校要从学院更名为大学、申请硕士点,以及评价学校办学的重要指标。对于想把学院更名为大学的地方本科院校来说,这是办学最重要的指标。2006年颁布的《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》明确,称为大学的专任教师中,具有研究生学位的人员比例一般应达到50%以上,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专任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比例一般应达到20%以上。对于想把学院更名为大学的地方本科院校来说,这是办学最重要的指标。
“含留学服务费和博士项目费12万左右
编辑?于曼歌
河南某职业学院一位教师表示,“学校确实希望提升教师整体学历,只是职业院校趋势还不明显。身边同事也有人去国外的开放大学,比如菲律宾、马来西亚的高校就读。”
另一位留学中介机构的工作人员还告诉红星新闻记者,国内一些在职教师确实是去菲律宾、马来西亚读博的主力军,作为留学中介,他们甚至会被请到一些二本高校为教师们开留学讲座。
舆论的焦点在于,引进“批量速成博士”到底值不值?菲律宾的高等教育在国际上并不出众,亚当森大学也非名校,23名教师“组团”用两年四个月去这所大学读取博士学历后,被邵阳学院作为人才引进,费用高达1800万元?该校多名二级学院院长曾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,由于难以引进国内的博士人才,学校内部选拔一批拥有硕士学历的教师前往国外读取博士,提高教师队伍中博士学历的比例,对以后学院升级为大学、申请硕士点都有帮助。
疫情期间甚至不用出国”
资料显示,邵阳学院“十二五”末期的教师队伍学位结构为: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人员的80人,占7.4%;该校的“十三五”发展规划确定的教师队伍建设目标是,专任教师中有博士学位的306人、占20%,其中35岁以下博士168人,占博士比例的55%。熊丙奇对此认为,显然,这是奔着更名大学这个目标去的。更名大学后,不但可以拓宽学校办学的空间,还可获得更多的办学资源,在招生时,大学之名也会吸引更多学生报考。这既是高校办学追名逐利,也有评价机制客观上刺激了学校办学功利化的因素。
△湖南邵阳学院 图据邵阳学院公众号
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对此表示,教师的博士学历比例,是学校要从学院更名为大学、申请硕士点,以及评价学校办学的重要指标。这个看起来不划算的项目,并非如有些网友所说的花这么多钱引进“水博士”是亏本买卖。回到这件事的本质上,还需要推进高等教育管理与评价改革,引导高校安于自身定位,聚焦提升办学质量。
聚焦提升办学质量
一位正准备入职广西某二本院校的青年教师则表示,还没有正式开始工作,但学校和新教师们提到,要积极参加访学项目,读博会是个很好的选择。
文章来源:《教育学报》 网址: http://www.jyxzzs.cn/zonghexinwen/2022/0721/1220.html